很多時候當確診干預之后,孩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。但是過一段時間有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了能力倒退的現象,這時候家長也不要著急。相比較正常兒童來說,自閉癥兒童的心理因素是不穩定的,他們接收外界的信息和處理外界的信息都是趨于弱勢與漫長。
目前的大多數研究將退化現象分為以下四類:
1.語言能力退化:只有言語能力出現退化,表現明顯且常見。
2.語言、社交能力退化:語言能力與社交能力同時退化,包括但不限于情感表達,共同關注,眼神交流,游戲技能以及孩子對自己名字的反應。
3.混合型能力退化:包括語言、社交、生活自理、適應性功能、運動功能多領域的能力同時退化。
4.不確定的退化:醫學界對于退化的定義千差萬別,比如,自閉癥兒童遺忘多少單詞后,可以被歸為語言退化的類型,不同醫生的診斷標準略有不同。走進星康,走出自閉
當孩子出現這種倒退的現象,家長可以從三個角度去思考造成退化的原因。
原因一:重差距,輕優勢
家長們都喜歡“別人家的孩子”,自閉癥譜系父母也不例外??粗渌⒆釉诟深A路上越走越順利,康復效果越來越明顯,再看看自家孩子進度緩慢,家長心中都有了不平衡。有些“望子成龍”的家長開始過度干預訓練,最終造成了孩子的抵觸。
請家長一定要記住,任何學習都要建立在有動機的前提下,才能取得好的效果,所以太過于著急強硬的干預訓練,對于兒童來說可能有效果,但不是好的措施。
原因二:重結果,輕教師
第二種原因很可能是頻繁地更換康復訓練老師導致。孩子去適應一個人是很漫長的,頻繁更換康復環境、康復訓練師,對于兒童來說無法及時適應。
但不是說更換訓練師是錯誤的,我們需要循序漸進,因為人物泛化對于兒童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原因三:重教學,輕泛化
各位家長認真回想一下:每次、每周、每月的干預時長都保質保量地達標了嗎?在家是否有配合學校的進度及時進行配合訓練?孩子的能力是需要不斷鞏固練習的,他們學習東西的時間很長,學會了也不代表是真的會,在家時也需要進行訓練。但是這種訓練,一定要是融入生活的、歡快的、讓孩子能夠接受的訓練,這樣康復效果才會有保障。
自閉癥兒童發生功能退化的原因有很多,在發生功能退化的情況時,我們需要冷靜尋找導火索是什么,干預訓練也要繼續下去。在整個康復過程中一定要以孩子為中心,讓孩子能愉快地接納并投入到干預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