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會遇見一些“說話晚”的孩子家長來咨詢,有的孩子已經過了2歲,還不能開口說話,家里老人常常認為是“貴人語遲”,不相信自己孩子有問題,認為上了幼兒園就好了,一部分孩子確實是這樣,但是另外一部分孩子并不那么幸運,他們的語言發育并沒有追趕上來,從而錯過了療愈時間。
所以,建議家長朋友們要早期發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苗頭,及時就診和評估,必要時進行干預診治,不能諱疾忌醫,造成終生的遺憾。
一、如何判斷孩子存在語言發育遲緩
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或理解能力明顯落后于同齡兒。如果能聽懂,說不出來,稱為“表達性語言障礙”;若聽不懂,也不會說,稱為“感受性語言障礙”。
一般來說,孩子在6~9個月開始咿呀學語,開始發出“baba、mama、dada”等詞匯;
1歲半時可以表達5-10個詞匯、用手指向感興趣的東西;
2歲時能說的詞匯50個左右、可以把兩個詞連到一起;
3歲時可以說完整的句子;
若孩子在相應的月齡沒有達到上述目標,則可能存在語言發育遲緩。
二、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
導致孩子出現語言遲緩的原因有很多,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原因:
聽力障礙:語言信息的接受和表達會受到影響,導致孩子出現語言遲緩。
智力發育遲緩:大多有特殊的病史,比如有染色體的異常,或者是基因的異常,或者生后存在窒息,導致了缺血缺氧性腦病,遺留有神經系統的后遺癥。
兒童自閉癥:對于語言交流對象的存在,及其語言刺激本身關心程度不夠,導致其語言發育受到影響,在語言癥狀方面有模仿語言,與場合不符的自言自語,沒有抑揚頓挫的單調講話方式,人稱代詞的混亂使用等一些表現。
構音器官異常:有很多幼兒因為飲食太過于精細,導致咀嚼、吞咽的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,就會影響語言的發育。
語言環境的脫離:家長的親子陪伴比較少,沒有得到足夠的語言信號的刺激。
三、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該如何治
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語言發育遲緩的跡象,應盡早帶孩子去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檢查,找出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病因,再有針對性的進行康復療愈